今天是:

学院动态

新闻快讯

当前位置: 学院首页 >> 学院动态 >> 新闻快讯 >> 正文

珍爱生命,严防溺水 ——2025年防溺水安全教育致全体学生及家长的一封信

发布日期:2025-05-19    作者:     来源:     点击:

尊敬的家长朋友、亲爱的同学们:

随着进入五月份,气温逐渐升高,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。为切实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,有效防范溺水事件的发生,现特开展五月份防溺水专项安全教育。请全体学生和家长务必高度重视,家校携手共同筑牢学生安全防线。

一、深刻认识溺水危害,时刻紧绷安全之弦

溺水是造成学生意外死亡的“第一杀手”,每年因溺水身亡的未成年人数量是触目惊心的。江河湖泊表面看似平静无奇、毫无危险,实际上水下暗藏漩涡、暗流、水草、深坑等各种危险,即使是游泳技能较好的人,也可能因体力不支、抽筋、水温过低、水过深、情绪紧张等等因素而发生意外。请家长和同学们时刻牢记“生命只有一次”,牢固树立“生命健康安全第一责任人是本人”的意识,要远离危险水域,不抱侥幸心理。家长朋友们也要充分认识到溺水的严重性,要加强对孩子的日常教育和监管,让防溺水的意识成为家长和孩子的共识。

二、牢记防溺水“七不准”,严守行为准则

(一)学生“七不”要求

1.不私自下水游泳:未经家长或老师同意,绝不擅自到江河、湖泊、水库、池塘等水域游泳。

2.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:即使有同学邀约,也需先征得家长同意,熟悉水域安全状况,并在成人陪同下前往安全游泳场所。

3.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:严禁脱离家长和教师的监护下独自游泳,避免因突发情况无人施救而造成安全事故的严重后果。

4.不到无安全设施、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:要选择正规泳池,游泳场所要有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和救生员在场在岗。

5.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:野外水域环境复杂,不熟悉的水域可能存在深浅不一、水底障碍物等安全隐患。

6.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要擅自下水施救:遇到同伴溺水时,不要盲目下水救援,应立即寻求成人帮助或采用安全方式施救(平时要学习安全施救方式方法),或者打求救电话。

7.不在上下学的途中下溪、河游泳:上下学路上需要格外注意,不要去溪、河、池塘、水库等危险区域游泳,避免出现意外。

(二)学生“两会”知识和技能

同学们要主动学习防溺水知识和技能。

1.发现险情,会相互提醒、劝阻并报告

2.会基本的自护、自救方法:如保持冷静、仰漂呼吸、呼救等。

同时,可在家长陪同下到专业机构学习游泳,提高自我保护能力。

三、家长履行监护责任,织密家庭防护网

家长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,务必增强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,切实做好对孩子的日常监护工作。

1.加强日常教育:在孩子请假回家、周末、寒暑假和节假日期间,家长要反复提醒孩子远离危险水域,讲解溺水事故的危害和预防知识,让孩子形成“防溺水”的条件反射。

2.掌握行踪动态:家长清楚知晓孩子的去向、同伴、活动内容和返回时间,做到“知去向、知同伴、知内容、知归时”。如孩子未按时回家,应立即询问情况,必要时联系老师或报警。

3.做好特殊时段监管:家长尤其要加强对孩子周末、节假日及请假回家后在家期间的监管,避免孩子因无人看护而结伴外出游泳。

4.以身作则示范:家长自身要远离危险水域,不参与野泳等危险行为,以实际行动为孩子树立好榜样。

四、关注特殊群体学生,强化重点关爱

班主任老师要对特殊群体进行重点关注,通过谈心、访谈等方式,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习惯,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。家长朋友们要主动将孩子的情况告诉班主任老师,加强与学校沟通,确保家校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引导工作。

五、强化校园安全教育,营造安全氛围

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开展防溺水宣传教育活动,让防溺水知识入脑入心。

1.主题班会:各班级将召开防溺水专题班会,通过案例分析、观看警示教育片、知识竞答等形式,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。

2.国旗下讲话:利用升旗仪式,向全体学生发出防溺水倡议,强调生命安全的重要性。

3.校园宣传阵地:通过校园广播、宣传栏、黑板报等渠道,持续宣传防溺水知识和安全警示标语,营造浓厚的安全教育氛围。

4.家校协同教育:通过家长会、家长群等方式,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,形成家校教育合力。

六、遭遇溺水事故,科学救援与应急处置

(一)学生自救要点

1.保持冷静:不慎落水时,不要惊慌失措,应立即大声呼救,同时尽量放松身体,尝试仰漂以保存体力。

2.避免挣扎:胡乱挣扎可能导致身体下沉更快,应尽量让口鼻露出水面,呼吸新鲜空气。

3.借助外物:若附近有漂浮物(如木板、救生圈等),应尽力抓住并借助其浮力等待救援。

(二)他人救援注意事项

1.寻求成人帮助:发现有人溺水,立即拨打110、120急救电话,并向附近的成年人求助,切勿擅自下水施救。

2.智慧救援:可将竹竿、绳索、救生圈等物品抛给溺水者,协助其上岸。若需下水救援,需具备专业技能,并携带救生设备。

(三)溺水急救步骤

1.迅速上岸:将溺水者救上岸后,立即清除其口鼻内的异物(如泥沙、水草等),保持呼吸道通畅。

2.控水处理:若溺水者腹部隆起,可采用“膝顶法”“肩顶法”等进行控水,但控水时间不宜过长,以免延误心肺复苏。

3.心肺复苏:若溺水者无呼吸、无心跳,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(胸外按压+人工呼吸),直至专业医护人员到达。

家校携手同行,共护生命之花

家长朋友们,孩子的安全是我们共同的牵挂。让我们从自身做起,从现在做起,用实际行动守护孩子的生命健康安全。同学们,你们是家庭的希望、祖国的未来,请务必珍爱生命,远离溺水危险。让我们家校同心、同向、同行,共同筑牢防溺水安全屏障,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!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—信息来源于《学生安全守护》微信公众号

手机扫描阅读/分享